新闻资讯
中国近代建筑历史博物馆:南京
发布时间:2024-09-02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
  余年的城市营造活动,从而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民国建筑和园林。南京地处南北之中,交通便利,形成南京文化兼容并包的特征,其建筑样式既有北方的端庄浑厚,又有南方的灵巧细腻。比较上海、天津、广州等城市民国建筑的西化,南京民国建筑可谓参酌古今,兼容中外,融会南北,有南京文化的王家气度,堪称西风东渐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,全国首屈一指,世界范围内亦有典型意义。

  据考察,中华民国定都南京,在时间上从1912年算起到1949年只有38年,从1927年算起只有22年,其中还有8年迁都重庆,在这短短的二三十年间,留下的代表性建筑不少于200座。而且,南京是近代中国建筑师活动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,他们在南京近代建筑的探索、实施方面,做出了可贵的贡献。其中以吕彦直(1894-1929)、杨廷宝(1901-1982)、赵深(1898-1978)、童寯(1900-1983)、刘敦桢(1897-1968)等为代表。他们多数留学欧美和日本,构成了我国的第一代建筑师。南京的近代建筑类型齐全,大型行政办公建筑、纪念建筑、商业建筑、文教建筑、教会建筑、使领馆建筑等,在中国近代建筑史地位很高。这些建筑形式风格多样,中西兼容,反映了当时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。南京就好似一座规模宏大的的“建筑历史博物馆”,深深地打上了时代风云的烙印。如今,多样而又独特的大量民国建筑,构成了南京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,形成了“隋唐建筑看西安,明清建筑看北京,民国建筑看南京”的社会认识。

  南京民国园林主要可以分为3类:公园、私园、公共建筑庭园。其中,公园的本质就是为大众服务,是各民族、各阶层、各行业人所共有的园林形式,是一切人平等享受的场所。公园在中国的出现是在晚清,但晚清公园是以洋人在各国租界内兴建为主,与一般中国人的生活无关。直到民国建立,公园的理念与民国政府倡导的民主、共和政治制度是一致的,因此,公园被民国政府作为园林的主要发展形式。但是,南京的公园基本上都是在旧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没有独立新建的公园,因此民国的时代特征不明显,如玄武湖公园。尽管居住建筑的建设在南京非常兴盛,如今也保留了大量民国公馆和别墅。但是公馆和别墅主要关注的是建筑和生活,庭院的建设明显处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,仅仅作为屋外的使用空间,也没有如传统私家园林一样的独立式庭园。南京民国公共建筑大部分是由民国政府建造的,尤其是政府行政办公类建筑。由于南京的城市性质特殊,决定了它和租界城市不同,它不像上海、天津、青岛、大连等城市,西式建筑遍布全城,南京的这些建筑及其庭园则呈现出明显的中西兼容的特点。最能代表南京民国文化的是民国建筑,而最能反映南京民国园林文化的是公共建筑庭园。

  英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位于南京市虎踞北路185号,最早建于1919年。1924年英国驻中华民国公使馆租用该址,当时土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。1935年,英国政府将公馆升格为大使馆。解放后,因拓宽马路等原因,大部分建筑被拆除,现仅存一栋办公楼和一栋住宅楼。如今使馆旧址被双门楼宾馆所使用,隶属于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。

  现存使馆的办公楼又称“小白楼”,是原英国大使馆的主体建筑,由英国建筑师设计。这栋英国古典式的建筑,正门朝南,高两层,楼的正门朝南,面对花园和喷泉。建筑为砖木混凝土结构,建筑面积约950平方米,建在高阶平台之上,立面为西方古典柱廊式造型。台阶为青石砌造,柱廊上部设计成宽边塑花纹的滴水沿,房屋转角处为三根圆柱鼎立的造型。这栋民国建筑,几经修缮,外观基本保持了原貌,内部房间功能稍有改变,现仍在使用。

中国近代建筑历史博物馆:南京(图1)

  南京民国时期的建筑具有典型的特点,表现出一种中西合璧的“折衷主义”,而园林和建筑本来就是不可分开的有机整体,这一时期的园林建筑和小品也表现出相应的时代特色。此后的园林建设也更依赖于新技术、新材料的普及和应用,洋为中用、中西合璧逐渐成为民国园林建设的一种趋势。